用户登录  |  用户注册
首 页好文荟萃
当前位置:好文用吧网好文荟萃影视

专访《罪途》主创:如何用500万打造一部国产版《熔炉》?

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:佚名  来源:本站整理  发布时间:06-13 16:39:10

  5月份,一部网络电影杀出重围,三次刷屏,创造的记录令人惊叹。第一集上线12小时播放量就突破2000万,第一天就创造了腾讯视频网络电影的单日点击量记录。

  这是《罪途》编剧海分形的处女作,也是整个制作团队的处女作。

  最近,WeMedia旗下电影头条记者对《罪途》的制作人马科和编剧海分形进行了专访。

  这是电影头条网络电影影响力人物系列专访的第02期。

  网络电影影响力人物系列专访 | 02期

  专访人物 | 马科、海分形

  采访+撰稿 | 米酒

  题材初选:想做一部反映现实的电影

  《罪途》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网络电影,三部分为三天上映,在鬼神片和奇幻片当道的网络电影中,《罪途》却把镜头对准了一种大家不敢触及但真实存在的现象:儿童性侵和校园霸凌。

  而这正是国内电影人碰都不想碰的东西。一是太棘手,二是审核很容易通不过。但不碰就表明没有吗?

  韩国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曾在全球引起了很大的反响,尤其是关于儿童保护题材的《素媛》《熔炉》反响强烈。

  知乎上曾经有一个提问:“为什么韩国能拍出《熔炉》这样影响韩国社会的深刻影片,而中国不行?”短短几分钟就得到了几百条的回复。

  作为同样关注儿童保护主义题材的《罪途》,则更加结合了中国的现状,用一种隐晦但一针见血的手法,指出了我们自己的社会问题。

  当谈到创作这部作品的想法时,海分形道出了真相:“像校园欺凌这种事情,真的是从小就发生在身边的事,性侵这种虽然小时候肯定不知道,但长大之后和朋友深入聊一下就会发现身边人就是受害者。”

  “现在不光说是电影了,大众平时话题就不会提起,我们文化对这件事情太讳莫如深了,就像是房子里的大象,大家都不许提它,但它就在那,所以非常需要影像艺术的创作者去反映这件事情。”

  海分形说:“只有去承认才能找到解决的方向”。

  成作之路:路漫漫其修远兮

  2017年,相关政策开始加强对网生内容的管控,大量网络电影下线,蹭大IP热度和打擦边球的网络电影行业陷入沉寂,2017年《罪途》也正在紧密的后期制作中,能不能上线都是个问题。

  好在2018年,事情发生了转机,相继上线了几部内容更加优质的网络电影,比如《灵魂摆渡·黄泉》和《镇魂法师》就相继宣布票房分账突破3000万。

  而经历了两次行业变革的《罪途》最终能取得如此不俗的成绩,实属不易。

  首先是创作。

  《罪途》剧本的创作花费了整整半年的时间,剧本初稿就打磨了2个月,前后修改几十次。“毕竟从16年开始创作到17年拍摄再到18年上映,前后经过两年,就算是再好的剧本也已经变老,所以在拍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修改和添加新的东西。”编剧海分形告诉我们。

  对于网上质疑说这是东方快车谋杀案的本土化改编,海分形无奈的笑了笑说:“这个肯定不是不是改编啦,如果说是改编,那就太对不起东方快车谋杀案啦,其实除了火车也没什么共同点,当时我首先想到的是《卡桑德拉大桥》,后来慢慢的写成了推理,所以可能有一点点其他火车推理的共通点。”

  其次是制作团队。

  传统的影视公司做项目,要么是导演中心制,要么是制片人中心制,《罪途》则不同,采用的是制作人中心制。在制作的过程中,团队要求编剧全程跟随,从确定剧本、拍摄、后期制作到营销,编剧都要参与。

  “导演毕竟不可能陪着你一个项目,从剧本到拍摄到结束,两年的时间得把导演耗死,所以后期导演基本上是不跟的,这就要非常感谢后期的调色老师、剪辑老师了。”说到这,马科才真正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
  最后是拍摄。

  整部电影只有两个场景,一个是火车上,一个是校园中。

  成本有限,如何分配是重点也是难点。虽然只有500万制作成本,但该花的一样都不能少。

  “火车是从废品收购站购买的两节,花了70万,不过火车太长了,有80多米,普通的棚根本装不进去,最后怎么办呢?只好把停车场给拆了,树给砍了,现在还得维修建筑。”

  “8月是北京最热的时候,火车是从废品站买来的,那里面味儿啊,又臭又热。演员的衣服也都是借的,出完汗也只能甩干了继续拍。等没那么热了又开始下大暴雨,棚也支撑不住,演员只好打着伞拍戏。等终于不下雨了,北京又开始刮大风,可是又要赶进度,就真的没办法。“说完,马科和海分形笑着摇了摇头。

  

  网络电影:想做一点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

  在国产影视剧中有一条隐形的鄙视链:院线电影 >电视剧 >网剧 >网络电影。

  那么导致这条鄙视链出现的原因是什么?

  从影片本身来说,从业人员门槛低、写得快、拍的更快,这些都是问题。但对于平台来说,不加强对网络电影的审核、放任网络电影的自由生长是更重要的原因。

  原来网络电影中的爆款,在制作中是有不成文的“潜规则”的。第一,题材的选择,之前的网络电影一味的追求感官的刺激,聚焦暴力、封建迷信,借着鬼怪等因素博取点击。第二就是男性市场占主导地位,用户女性占个15%、20%就够了,让男性用户看高兴就行。

  《罪途》显然不符合爆款的设定,但它之所以能变成爆款,跟腾讯对大局的准确把握是分不开的。

  “大家现在都知道什么题材能赚钱,导致所有人都去做同样的东西,再这样下去,这个行业可能过一两年就会死掉,就跟电视购物一样的。”

  确实,当大家倦了厌了,这个市场到底还能存在多久?

  当问到对下一部作品的期待,是否想往院线片方向发展时,马科笑了笑说:“没有,至少三年内没有这个计划,我们应该先判断做网络电影和做院线电影的区别在哪里,如果单是载体的区别,那我们觉得做网络电影是一个更好的选择。“

  说完还不忘调侃道:”对于收益来说,网络电影也会更加稳定啦,肯定是比为了上院线而上院线的电影要赚的多。”

  截止6月1日,上线20日,仅忆光年投资分账金额已达到2100万。

  同时,他们对于网友的建议和批评,也准备放在下一部电影中去改善,“下一部想推出探险题材和都市女性喜剧题材的影片”。

  未来会是如何?网络电影的未来,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未来,还不得而知。

  但可以肯定的是,《罪途》的出现,正是网络电影寻找自身定位,洗掉低俗的范本,毕竟这个只发展了4、5年的行业,也在不断探索。

  ◎责任编辑:米酒

Tags:

作者:佚名

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

   评论摘要(共 0 条,得分 0 分,平均 0 分) 查看完整评论
Copyright © 2008-2028 Hwybw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 .
页面执行时间:156.25000 毫秒
Powered by:NewAsp CMS Version 4.0.0 SP2